台北市政府政風處長楊石金昨天訪談市府前新工處長設計、台北縣工務局長李四川。李四川表示,他仍提設計公司醒台北市政府慎重考慮遷移塔柱的影響性CIS設計,還是建議現地補強就平面設計好。至於16塔柱立柱點被質疑未進包裝設計行地質鑽探,他強調設計,T1設計6塔柱的品牌設計設計是以「最網頁設計大的安全係數設計」,外界許多專家設計的不同意見他都尊重,但不必設計公司「事後諸葛」。
貓纜興建工程最初由北市交通局委託鼎漢顧問公司進行路線規畫、財務評估及環境初步分析,再交由新工處進行專業工程管理顧問公司發包及監造,由台灣世曦得標,統包商為春原營造。北市府交通局運輸規畫處指出,貓纜興建初期僅對場站位址鑽探地質,並由顧問公司擬定管理招標文件,交由新工處執行後續發包及興建,招標文件規範立柱地點必須鑽探一孔、場站位址鑽探二孔。李四川表示,貓纜工程發包開工後,他才於九十五年三月到任,所以地質鑽探、選址都不是他決定的。
但他要說明T16塔柱因地主反對鑽探,台灣世曦在距離T16塔柱七十二公尺的山崖處進行鑽探;春原營造在施工前,也在上方斜坡距離約廿公尺處鑽探,地質狀況都有掌握。他表示,貓纜塔柱立柱點本來就因路線調整,有容許調整立柱的範圍,可視鑽探資料再做補強措施,而且T16塔柱是以假設當地沒有岩盤的最大安全係數設計。他質疑「既然塔柱下方的邊坡整治可以補強,為什麼塔柱不能補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