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9日 星期六

地下車庫變“地下水池”車主呼吁出臺設計標準

近日的暴雨,使昆明市區多個地下停車場遭水淹,變成了“地下水池”。然而,也有一些地下停車場在這次“水患”中安然無恙。專業人士認為,設計除了降雨強弱及地勢等自然因素外,地下車庫的建築設計和平時的管理也是能否經受雨水考驗設計公司的重要原因。部分車主還希望相關部門出臺有關地下停車場的設計標準和管理措施。 昆明市新聞CIS設計中心:地下車庫安然無恙 昆明市新聞中心所處的丹霞路口,在這次暴雨中也遭遇淹平面設計水,包裝設計但新聞中心的地下停車場卻安然無恙。新聞中心管理處的車勳齡副處長說,在這次暴雨中,該地下停車場也進入了大量雨水,但由于排水設施設計和管理比較到位,沒有發生淹水情況。 據車副處長介紹,設計,該停車場在出入口處都有排水溝,攔截了一部分雨水。在停車場內也有多條排水溝,停車場下面有兩個地下積水池,品牌設計每個積水池裏面安裝了一臺浮球網頁設計設計控潛水泵。“有設計公司雨水進入停車場內,就順著排水溝流入地下積水池。當積水池的水位達到一定深度搬家時,搬家公司,潛水泵就自動工作向外部下水白蟻網排水。” 車副處長說,地下積水池和潛水交友泵是地下停車場最重要的排水設施,一大陸新娘般的地下停車場都有。他還說,由于潛水泵平時很少使用,在雨季到來之際一定要定期檢查其狀態,以防止關鍵字遇到突發情況水泵無法正常工作。據了解,新聞中心的地下配電室和地下印刷廠,也有地下積水池和自控潛水泵等排水設施,在這次暴雨中都很安全。   建築人士:防汛沒有硬性標準 昆明有色冶金設計院建築分院的工程師黃明介紹,對于地下停車場的設計和建設,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但一般有兩個規范要求——整體設計規范和消防設施規范。“有關防汛方面雖然沒有硬性規定,但車庫內一般都要有地面排水溝和地下蓄水坑,並安裝自控潛水泵,以滿足正常的衝洗水和倒灌雨水的排出。” 他說:“其他方面主要靠設計人員的經驗,比如,地勢較低的地下停車場,為了防止雨水倒灌,可以把出入口處設計得比路面高一點,並設有排水溝。地下蓄水坑應該大一些,潛水泵功率也要比較大,以防止大量雨水灌入時無法及時排出。” 車主:希望出臺設計和驗收標準 “原來沒有考慮那麼多,只注重停車場的外部設施和交通環境,這次車子遭水淹了,以後停車還得考慮車庫的防汛排水能力。”車主周先生的車子停在丹霞路一地下停車場,在這次暴雨中該車庫遭水淹,周先生的車子也被浸泡受損。 周先生表示,希望相關部門出臺有關地下停車場的設計和驗收標準,規范地下停車場的建設和管理。“如果在停車場入口處設置防汛安全標志等,我們能更放心地停車。” 昆明一地產開發商工程部的工作人員說,他們的地下車庫正在建設,經過這次大雨的考驗,會加強排水設施方面的建設和管理措施。(完)(徐趙全)

沒有留言: